上周五,全校教師齊聚一堂,由我校心理輔導站專職心理老師文藝為全校教師帶來了一場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本次專題講座圍繞“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咨詢是什么?”“教師該如何應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及“教師如何學會自我減壓”等四個主題緩緩鋪開,內容深刻,引人深思。
01
根據WHO提出的標準,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是否健康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心理健康的標準
1.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2.智力正常
3.情緒穩定樂觀
4.意志堅定能夠自制
5.人際關系和諧
6.自我意識完善
7.反應適度
8.人格完整和諧
初中生心理發展特點
初中生處于少年期(11、12歲—14、15歲),這時候他們的心理發展最大的特點是:疾風暴雨。其表現為:
1.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2.產生成人感,獨立意識強。
3.道德行為更加自覺,但自控力不強。
4.關心自己和別人的內心世界,社會高級情感迅速發展。
02
心理咨詢是什么?
心理咨詢(counseling)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常見的心理問題都有哪些?
1.一般心理問題
無端煩惱、自卑、狂熱(盲目性、不合理、過度的愛慕、盲信、崇拜、行為)、消沉(遇挫折失敗,產生錯誤觀念)等。在各個年齡階段的群體中普遍存在,及時關注引導即可。
2.嚴重的心理問題
嚴重心理疾病必須由精神科醫生診斷,常見的疾病有:躁狂、抑郁癥;妄想癥(被害妄想、關系妄想、嫉妒妄想);性變態(戀物癖、暴露癖、窺視癖);焦慮癥;恐怖癥(恐高、恐怖、恐黑、社交恐懼癥等);多動癥 ADHD;人格異常(妄想型、分裂型、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等。
“嚴重的心理疾病其實是非常罕見的,而一旦患病了的人是不應該受到歧視的,因為他們已經受夠了你無法想象的悲慘”。
03

教師該如何應對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學生出現以下情況時老師應及時留意,引起重視:
1.突然性格大變。
2.行為古怪。
3.有很多行為問題(如:偷竊、打架等)。
4.有自殘行為發生。
5.經常心情不好,孤僻喜歡哭。
二、遇到問題學生時應該這么做:
1.引起重視,盡量多關心,避免言語刺激,但是千萬別區別對待。
2.有抑郁傾向、幻覺妄想、躁狂、軀體癥狀等問題出現時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并告知心理老師,嚴重的必須聯系家長帶去醫院診斷。
3.平時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加強生命安全主題教育。
大部分的抑郁都與原生家庭有關,但是教師的言語(如:滾,傻子,變態等侮辱人格的詞語)也會傷害青少年的自尊。一個溫暖且善于接納的老師,可以緩解他在家庭中受到的傷害,一個肯定的眼神,勝過千言萬語!
04
文藝老師通過一個手指游戲,讓全場氣氛達到頂點。大家感受到了心理暗示的神奇魔力,感同身受的體會到教師的一個肯定對學生多么重要。
最后,文藝老師帶領大家“玩”起了繪畫測驗,“雨中的人”反應出了老師們的心理壓力和各自的解決策略,讓他們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

學會如何自我減壓
1.輕裝上陣
“心是有限的舞臺,那里不可能擺放太多的座位。”所以,從放學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時間交給自己,整理整理一天的用品,寫一寫明天需要的東西,做這些事時也可以聽聽你喜歡的音樂。我們總是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試圖獲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對心靈的束縛。
2.轉移注意
當你的情緒激動時,為了使它不致爆發和難以控制,可以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情境轉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動上去。有時候正在課堂上,不合理情緒來了,怎么辦?不可能這節課我不上了,我到操場透透氣吧?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再等一分鐘”,有時候再等等,遠遠比努力往前趕要好得多,因為這樣的等等,可以讓你在一分鐘后變得冷靜。
3.合理發泄
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是一種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
(1)找人傾訴:把心里的別扭向朋友傾訴一番能使自己感到輕松了許多。
(2)書寫日記: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也可以選擇自我傾訴的方式,即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向自己傾訴,這種方式對那些性格內向的人來說的確是一種十分合適的宣泄方法。
(3)自我宣泄:這是指獨自一人時可以采用的宣泄方式,包括一些對社會和他人沒有危害的行為,如在沒人的地方放聲大哭,或在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叫,甚至可以對一些廢棄物、軟一點的墊子進行摔打等,都能起到宣泄的作用。
(4)運動調節:通過參加某些體育運動也可以達到釋放消極情緒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較激烈的、帶有對抗性的運動項目,像拳擊、足球等項目,這種調節作用就更加明顯。
4.學會升華
將消極的情緒與頭腦中的一些閃光點聯系起來,將不良情緒轉化為積極而有益的行動。時時清除自己一些消極的想法,不斷地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動力和前行的方向。
老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更需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為人師者,傳道授業。”我們看得到的是老師們的默默付出,看不見的是辛勤付出背后無數次的焦慮和眼淚。因此老師們更迫切需要減壓。
老師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學生!僅此獻給每一位辛勤工作的老師!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